《大众日报》:二十大代表风采|华鲁集团孙一倩:钻研创新成就化工“铁娘子”
身材娇小,说话声音轻柔,这是党的二十大代表、华鲁集团旗下山东华鲁恒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首席主任技师孙一倩给记者的第一印象。见到孙一倩时,她正在碳酸甲乙酯中试装置里记录比对数据。该产品为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电解液的原料之一,是以华鲁恒升自主研发的碳酸二甲酯为原料进行的产业链延伸产品,目前实验装置运行成功,产品纯度达到了99.997%,质量处于全国第一梯队。可即便如此,孙一倩与课题团队仍不断改善碳酸甲乙酯的工艺包,力求尽善尽美。
1993年,21岁的孙一倩中专毕业后来到华鲁恒升,成为一名操作人员。几十米高塔,她徒手攀登;千余条管线,她逐一摸清。从事化工行业近30年,她穿梭在化工装置的“钢铁丛林”中,完成了从操作工到首席主任技师的跃升,荣获全国技术能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三八红旗手、齐鲁大工匠等多项荣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2000年,华鲁恒升新建有机胺和DMF(二甲基甲酰胺)项目,这套企业自主研发、采用最新工艺技术的装置如果开车成功,将打破技术壁垒和市场垄断,为我国化工行业作出贡献。
孙一倩被抽调参与新项目开车,她清楚地知道,这是一片全新的领域,要想干出点成绩,必须全身心投入。那段时间,她每天工作12个小时以上,顾不上喝水吃饭,整个人瘦了一圈。“我把还没有断奶的11个月的儿子送回老家,等再次见到孩子时,儿子紧紧拉住他姥姥的衣角,怯生生地望着我,他已经不认识我这个‘不称职’的妈妈了。”孙一倩说。
功夫不负有心人,公司首套DMF装置一次性开车成功。5年后,华鲁恒升将产能提升到23万吨,成为全球最大的DMF制造商,质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也是在这个过程中,孙一倩逐渐练就了过硬本领。
2010年,华鲁恒升决定试水煤制乙二醇,重任再次交给了孙一倩。600多个日夜,她与同事投身这片未知的领域,依靠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出色的创新能力,终于掌握了煤制乙二醇工业化生产技术,5万吨煤制乙二醇实验装置实现了满负荷高效稳定运行。
紧接着,孙一倩又投入50万吨煤制乙二醇工艺包开发中。那段时间,她连说梦话都是工艺包、乙二醇,儿子曾经无奈地说:“妈妈‘傻’了,妈妈只有在工作时才正常。”工作中,孙一倩经常拎着一个大号水杯。同事们说她喝水很有特点,要么不喝,要么就大口大口连续喝,其实是她一忙起来就忘了喝水,只有渴急了才会想起来。
碳酸二甲酯是新能源电池中电解液的一种主要原料,2019年,孙一倩参与主导了碳酸二甲酯新工艺的小试、中试装置设计测试、工艺包开发和工程化设计,以及项目投运、投运后的提升和改进全过程。小试时因为条件好,实验很顺利。但中试时因为没有控制好参数,根本就没有反应发生,无法生产出产品。“为了提高反应效率,我们对中试反应设备内件进行改造,我钻到高塔设备内部测量查看。站在30多米高的塔设备平台上,风稍微大点,就能感觉到明显的晃动,但当时因为专注于设备改造,并没有太多恐惧。可从塔上下来时才感到后怕,腿和胳膊不由自主地发抖。”孙一倩回忆说。
2021年10月,华鲁恒升年产30万吨碳酸二甲酯项目正式投产,投料3天就产出电子级碳酸二甲酯产品,年内就收回近3个亿的投资,不但成功实现了公司向新能源领域的拓展,也创造了新的利润增长点。
孙一倩还注重在实践中培育新人,2014年,公司成立“孙一倩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通过自己摸索的“授、习、点”三步教学法,带出了40多名专业技术人员和高素质技能人才,并在全国、省、市石化技能大赛中连获大奖。